2023-11-29 22:09 查看:40 评论:2 发布者:admin
2007年被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小学超常班,这一年他11岁,一般是小学5年级,然后,他仿佛开了挂,不到3年时间就完成了小学六年级、初中、高中的所有课程的学习,2010年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,并入选“严济慈物理英才班”,这一年他14岁。 2014年本科毕业后,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读博,加入了巴勃罗·贾里洛·埃雷罗(Pablo Jarillo-Herrero)的团队,在麻省理工,2016年获得硕士学位,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,这一年他24岁。 从学业的角度看,曹原显然是个水准很高的学霸,但他更厉害的是他的科研能力。 2018年3月5日,英国学术刊物《自然》杂志连刊两文报道了曹原关于石墨烯超导的重大发现: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.1°的微妙角度,就会产生超导效应。这一发现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,有无数学者试图重复、拓展他的研究,这一成果堪称‘第五大发明’。曹原也成为《Nature》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。 当年,《Nature》发布的“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”中曹原位居榜首。 这个是真的牛! 首先,做科研的都知道,自然科学领域,国际最顶尖的期刊有《Nature》、《Science》和《Cell》,国内不少科研工作者,一辈子也没有办法在这样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。有些研究员恰好做出正确选择参与了大牛的研究团队、能够以第二作者身份在这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,都是非常重要的。未毕业的硕士生、博士生,Nature的二作对他评奖评优都有加分,也能在职称评定、晋升或者其他的考核中发挥作用。 二作都这么有用,更何况第一作者!要知道,第二作者是该论文的实验、写作等过程中“做出了贡献”的人,而第一作者是该论文的主要完成者。简单理解,第一作者是稳居C位的真正作者,第二作者是第一作者的助手。 而曹原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《Nature》发表了8篇论文,在《Science》发表1篇。 这样的成绩,在许多国外大牛研究员而言,穷其一生也是做不到的,而曹原到今天不过27岁! |